亚洲综合99_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_色就是色欧美_欧美午夜精品电影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0-1歲 > 常見疾病

常見疾病

寶寶發燒治療靠醫生調護靠家長

分類: 常見疾病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12-23

閱讀 :509

  寶寶容易因驟寒驟熱、飲食不當等而感冒、消化不良,繼而出現發熱。寶寶發熱,父母心疼又頭疼,下面介紹幾種寶寶發熱的居家調護方法。

  什么是發熱?

  要了解發熱,首先要了解人體的正常體溫。用腋下測量的方法,體溫的正常范圍是36~37.4℃,兒童體溫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氣溫高、穿衣厚、喝水少、流汗、腹瀉等因素,都會導致體溫升高,但通常不會高于37.5℃。一般來說,37.5℃~38℃屬于低熱,38.1~39℃屬于中度發熱,39.1~40.4℃屬于高熱,40.5℃以上屬于超高熱。

  寶寶為何會發燒?

  中醫認為,發熱可分為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兩大類。小兒形氣末充、腠理疏薄、衛表不固,加之冷熱不能自調,易為六淫之邪及疫病之氣侵襲,而成外感發熱,此類發熱一般發病較急。若小兒喂養不當、或先天不足、久病傷陰,則會造成乳食積滯、氣血虛弱,日久可致臟腑功能失調,繼而出現內傷發熱。

  發熱是小兒時期許多疾病中一個常見癥狀,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它告訴你寶寶的身體有某部分出現了問題。同時,發熱可以刺激機體產生應激能力,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抵抗力,使之與疾病對抗的作用。引起發熱的病因有很多,以外感發熱為多見,但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初期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如麻疹、水痘等。寶寶發熱時,須仔細觀察寶寶情況,如果寶寶熱勢不高,精神、食欲尚可,可以采用物理降溫及居家調護的方法,讓寶寶的體溫下降。當寶寶高熱伴有躁動、哭鬧不安,或是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等情況,往往提示情況較為嚴重,需要配合藥物治療。若寶寶發熱伴有皮疹,或既往有高熱抽搐病史,則需及早就醫,明確診斷,對癥下藥,以免延誤病情。

  治療靠醫生,調護靠家長

  1.多喝水。

  喝水可促進發汗,對調節體溫有幫助。而對于發燒多汗,或伴有腹瀉的寶寶,多喝水有防止虛脫的作用。

  2.飲食營養易消化。

  寶寶發燒時,消化能力減退,故應準備清淡而有營養,并且口感軟爛、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應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牛奶、米湯、綠豆湯、少油的葷湯等。發燒伴有出汗、腹瀉、嘔吐,但癥狀較輕的,可以稍微補充點淡鹽水。

  癥狀較重者,應暫時禁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孩子體溫下降,食欲好轉時,可改半流質飲食,如藕粉、粥、雞蛋羹等,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少量多餐。

  3.調節室內環境。

  注意保持房間舒適透氣,但要注意避免讓寶寶直接吹風。若條件允許,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

  4.適時增減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5.溫水拭浴。

  用37℃左右的溫水擦拭寶寶,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擦浴時用力要均勻,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以助散熱,溫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將寶寶包好。

  6.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兒童用藥在用量上有嚴格的規定,寶寶既往的用藥情況、體重和年齡都是用藥的依據,家長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大部分退熱藥則需要根據兒童的體重來計算劑量,并對服藥的最大劑量有規定,在給寶寶服藥前需要多注意。

  傳統食療祛外邪

  1.生姜紅糖粥:生姜3片,紅糖12克,粳米50克。將米加水煮粥,將生姜、紅糖加入到滾粥中,熱服。有發汗祛風寒的作用,適用于外感風寒發熱,伴有畏寒,無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清稀等癥狀的寶寶。

  2.雙花飲:金銀花10克,菊花10克。將金銀花、菊花加水煮15分鐘,取汁當茶飲。有解毒清風熱的作用,適用于外感風熱感冒,伴有汗出,鼻塞,流濁涕,咳嗽,痰黃,咽痛,唇紅,口渴等癥狀的寶寶。

  3.苡仁赤小豆粥: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將苡仁洗凈曬干,碾成細粉,赤小豆先煮熟,然后加米煮粥,將熟時和入苡仁粉。有利水化濕的作用,適用于發熱伴有惡心,嘔吐,不欲飲食,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的寶寶。

  小兒推拿助退熱

  小兒推拿主要對外感發熱、功能性發熱療效顯著,同時,為加強退熱,可適當配用涼水、酒精、薄荷葉等介質推拿。需注意的是,給寶寶推拿時不能讓寶寶著涼,推拿后要將寶寶身體擦干凈,并幫寶寶放松身體、平伏情緒。

  外感發熱的小兒推拿 

  1.開天門:寶寶坐位或仰臥位,家長兩手扶住寶寶頭部,用兩拇指指腹,自兩眉中間自下往上推起,交替直推至前發際,30~50次。

  2.揉太陽:寶寶坐位或仰臥位,家長兩手扶住寶寶頭部,用兩拇指指腹揉按寶寶太陽穴(眉梢至眼外角外下1寸之凹陷處)。

  3.清肺經:寶寶坐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紋面自寶寶無名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之間,推向其末節掌面螺紋面,50~100次。

  4.退六腑:寶寶取坐位,家長用拇指直面或食、中指指面沿寶寶前臂尺側自肘橫紋推至腕橫紋,50~100次。

  5.清天河水:寶寶取坐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食、中二指指腹沿寶寶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50~100次。

  外感風寒的小兒推拿

  1.推三關:寶寶坐位或臥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自寶寶腕橫紋橈側推向肘橫紋,50~100次。

  2.拿二扇門:寶寶坐位或臥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手食、中指指端揉寶寶中指掌指關節兩側凹陷,30~50次。

  外感風熱的小兒推拿

  1.推天柱:寶寶取俯臥位,稍低頸,家長一手扶住寶寶頭部,另一手拇指或食、中指自頸后發際向下至大椎穴直推,50~100次。

  2.掌揉背部膀胱經:寶寶取俯臥位,家長用全掌或掌根揉寶寶脊柱及兩側膀胱經。

  外感挾濕的小兒推拿

  1.推揉板門:寶寶坐位或臥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另一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端揉寶寶手掌大魚際平面,100~300下。

  2.揉中脘:寶寶取仰臥位,家長以右手中指指腹按順時針方向按揉寶寶的中脘穴(肚臍直上4寸),50~100次。

  內傷發熱的小兒推拿

  1.推脾經:寶寶坐位,家長一手握住寶寶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紋面自寶寶拇指指根,50~100次。

  2.分推腹陰陽:寶寶取仰臥位,家長以兩手四指自寶寶中脘穴(肚臍直上4寸)沿肋弓邊緣向兩旁斜下方分推,50~100次。

  3.推涌泉:家長用拇指指腹向足趾推嬰幼兒涌泉穴(足掌心前1/3與后2/3交界處),50~100次。

  受訪專家/陳秀華教授(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下一篇:嬰兒假性便秘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用藥超劑量毒副作用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巨野县| 开阳县| 中方县| 莎车县| 竹山县| 南川市| 胶州市| 固始县| 大邑县| 安西县| 阿尔山市| 焦作市| 和平县| 离岛区| 内丘县| 永州市| 枣庄市| 凭祥市| 晋州市| 太白县| 冀州市| 永宁县| 平乐县| 抚松县| 永康市| 江都市| 金阳县| 云龙县| 南通市| 山东| 兴国县| 台南市| 九龙县| 晋江市| 新郑市| 庐江县| 丹棱县| 神池县| 太仆寺旗|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