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健保專欄
經常有家長帶孩子來看尿床,或解小便比較頻繁、排尿時疼痛等問題。有些家長認為這是中醫所說的腎虛,但兒科臨床發現,很多這些問題與泌尿系統感染有關,尤其是女童,更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其他如兒童糖尿病、泌尿系統先天畸形等也不能忽視。
急性尿路感染多見于成年女性,但嬰幼兒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并不少見。尿路感染的途徑有兩種:一是逆行感染,女性嬰幼兒肛門與尿道口距離較近,而且尿道短,約1~2厘米。因此,尿道口極易遭到細菌,特別是大腸桿菌的污染,細菌沿尿道逆行而上,進入膀胱、輸尿管、腎臟等部位,可導致急性尿路感染;二是血行感染,嬰幼兒皮膚,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差,抗感染力低下,皮膚、口腔、氣管、肺臟等部位遭到細菌感染后,炎癥不易被局限,會進入血液并隨血流到達腎臟,并經輸尿管、膀胱、尿道下行,造成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長為了圖方便,而讓幼兒穿著開襠褲到處亂坐,或在孩子排便后很久也不更換尿布、便后僅僅給孩子揩擦大便而不清洗等,都是發病的常見原因。
一般年長兒童及成人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表現比較典型,主要表現是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從臨床上就可以診斷,但多數嬰幼兒發生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后癥狀不明顯,可以表現為精神萎靡、突發高熱、食欲差、嘔吐、腹瀉、睡眠不安、哭鬧等,哺乳期嬰兒可出現吸吮無力或拒絕吸乳,少數患兒可出現黃疸。
嬰幼兒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以增加尿量、沖刷尿路。同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抗菌藥物治療。應該指出的是,在臨床癥狀消失,尿液檢查正常后,仍應遵照醫囑用藥2~6周,并經2~3次尿液檢查正常,才算是治愈。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能由急性轉為慢性過程,進一步發展可以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在這方面,有部分家長在給孩子治病時,總是要求用好藥,要打點滴,以便快點把病治好,而不管是否治療徹底,一旦孩子的癥狀消失,就認為病治好了,而對醫生的建議或制定的治療方案采取敷衍了事的態度,這往往會帶來不良的后果,因為療程足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條件,希望家長朋友們理解。
為了預防嬰幼兒急性尿感,家長需要做到及時更換、洗滌消毒嬰兒尿布,保持會陰部位的清潔衛生;便后給孩子清洗肛門;揩擦大便應由前向后面方向;最好從小就給孩子穿內褲,不要讓幼兒穿著開襠褲到處亂坐;孩子皮膚、呼吸道等有了感染性疾病也要及時治療。如果有包皮過長,或包莖、尿道下裂等問題,則需要手術治療,以減少尿道口感染的幾率。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博士 常燕群
嬰幼兒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并不少見。
下一篇:小兒便秘不能濫用開塞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脫敏治療貴在堅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