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秋涼襲來,寶寶最敏感而虛弱的腸胃就會“感冒”,最為常見的現象就是腹瀉,因此冠名“秋季腹瀉”。不論是普通腹瀉,還是小兒痢疾,多發于秋季的8~11月份。這兩種疾病雖然都是以腹瀉形式出現,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千萬別把小兒痢疾與普通腹瀉混淆
這樣說是因為寶寶的年齡越小,痢疾的臨床癥狀就越不明顯。因此提醒沒有經驗的新爸媽在寶寶最初腹瀉時要堅持認真觀察——
▲ 大便性狀對比:開始時像普通腹瀉一樣,寶寶的大便多為水樣,伴有嘔吐,之后才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但大便量卻在減少,性狀也改變為黏液并帶血絲,有較重的臭味等。
▲ 寶寶表現對比:發生普通腹瀉的寶寶不太哭鬧,大便次數多了,食欲會減弱,但精神狀態還挺好。患痢疾的寶寶體溫會升高,精神萎靡、煩躁,甚至驚厥。排便前因腹痛尖聲哭叫,排便時用力或面部漲紅。
●延誤治療會給寶寶帶來多種危害
▲ 出現脫肛:家長一旦發現痢疾癥狀,務必在2小時內將大便拿到醫院化驗確診,及時治療,否則寶寶反復用力排便會引發脫肛。
▲ 出現脫水和中毒:寶寶腸壁薄,但血管豐富,一旦腸道感染,容易導致脫水和吸收毒素,發生高熱、驚厥、神志障礙,甚至中毒性痢疾而危及生命。
▲ 演變為慢性痢疾:有時因為與普通腹瀉混淆,延誤了治療時間,使寶寶病程延長,若超過兩個月即可診為慢性痢疾。這樣長期的腹瀉必然影響食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成為寶寶生長發育的障礙。
那么,寶寶是怎樣染上痢疾的呢?
●糊涂父母拔苗助長,使寶寶腸道功能紊亂
據調查,近年來嬰幼兒痢疾有增多的趨勢,這是因為嬰幼兒食品日趨多樣化,營養知識普遍傳播,許多只知皮毛,不求甚解的家長為了讓寶寶早日獲得大量的營養,便過早地給寶寶添加輔食,比如才2個月的嬰兒就喂西瓜水、蘋果泥;還有的家長在一開始添加輔食時就急著給寶寶吃魚蝦肉松之類;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不少家長在喂寶寶過程中和食品保存時不注意衛生,感染了病菌的食物必然引發寶寶患上痢疾。
那么為什么在寶寶4個月之前不可添加輔食,而4個月初加輔食時不可即食肉類食品呢?寶寶又為什么易被病菌感染而患菌痢呢?可從寶寶的生理特點了解。
▲ 寶寶消化系統的特點:發育不成熟,對食物耐受力差,不能適應食物較大的量變和質變,4個月之前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
▲ 寶寶機體反應性差:寶寶胃內酸度低,胃排空快,對進入胃內的細菌滅殺能力減弱,對致病微生物沒有抵抗力。
● 寶寶營養補充,父母需要“充電”
首先,患痢疾的寶寶經過排泄的折騰,又加上飲食上的限制,身體會虛弱不堪,應該盡快地給寶寶補充營養——
▲圣元優博腹瀉期嬰兒配方奶粉:以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為主,為消化功能減弱的嬰兒提供能量;不含乳糖,可減少因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降低了脂肪含量,能更好地促進消化。本品豐富充足的營養,可充分滿足腹瀉嬰兒的營養需求。
其次,嬰兒接受輔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即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每一種食物于嬰兒的消化吸收功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并穩定下來,一般需要7~10天,隨后再加另一種。下邊營養專家為家長提出的建議,可供參考。
▲ 4~6個月的寶寶,添加輔食應從單一到多樣,比如:
單一的:①大米湯、蘋果汁;②番茄汁。
多樣的:①黃瓜、胡蘿卜、芒果混合汁;②牛奶粥;③牛奶香蕉玉米糊。
▲ 7~9個月的寶寶,輔食可適當加動物性食物,比如:
①豆腐蛋黃泥;②番茄豬肝泥;③魚泥豆腐;④牛肉粥。
▲ 10~12個月的寶寶,食物逐步多樣化,比如:
可增加食物硬度,讓寶寶練咀嚼能力
①魚泥餛飩;②小肉松卷;③荸薺小丸子。
※溫馨提示:①父母要勤洗手;②餐具要經常消毒;③食品一定要用活水沖洗干凈;④常給寶寶洗手換衣。
下一篇:寶寶發燒先看度數再處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最易被忽略的窒息危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