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每位媽媽都時時關心寶寶的健康,如果寶寶稍有發燒不適,很快就會被細心的媽媽發現,但很多媽媽卻沒有注意觀察一下寶寶的小舌頭有什么變化。其實小舌頭就像寶寶身體狀況的“晴雨表”,能反映出不少問題呢。
舌象異常有含義
觀察舌象是中醫問診時必查的一項,主要觀察寶寶的舌質、舌苔和舌體,三者綜合起來就是舌象,舌象的異常是有很深的含義的。
舌質
•寶寶正常舌質——淡紅色。
•病態舌質:
病態1 舌尖紅為心火上炎;
病態2 舌質淡為血虛;
病態3 舌質深紅屬臟腑熱盛;
病態4 舌質絳紅(如果舌紅而顏色深暗,較紅色更進一層,稱為絳舌)為熱入營血,見于熱性病的極期。
病態5 吐舌、弄舌為心脾熱結或驚風的預兆,多見于嬰幼兒。
舌苔
•寶寶正常舌苔——舌中根部微有薄白苔。
•病態舌苔:
病態1 舌苔薄白是病邪在表;
病態2 舌苔白厚膩為濕濁;
病態3 舌苔黃膩為濕熱;
病態4 舌苔黃厚而粗糙者屬熱盛而胃陰耗傷;
病態5 中根部有褐苔為胃有宿食。
病態6 局部剝蝕無苔(地圖舌)為胃陰不足。
舌體
•寶寶正常舌體——舌體柔軟,活動自如。
•病態舌體:
病態1 舌體強硬,伸縮受限,多見于腦炎后遺癥;
病態2 舌抖動伸縮,多見于腦發育不良;
病態3 舌常外伸,久不回縮,多見于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呆小病;
病態4 舌反復伸出舔唇,旋即回縮,常見于先天愚型;
病態5 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為脾胃虛弱;加上舌質淡、舌苔白膩為脾虛濕盛。
看舌斷病調飲食
當寶寶的舌頭出現以下幾種變化,應及時調整飲食,并仔細觀察有否病態,是否要去醫院診治。
舌淡苔白
提示:寒證,見于感冒、氣管炎早期。
判斷:孩子受冷后出現發熱、身痛、怕冷、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中醫稱為風寒感冒。
飲食:可選擇性質偏溫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以軟食、羹食為宜。
舌紅苔膩
提示:體內有濕,其中黃膩提示濕熱、白膩提示痰濕內阻或有食積。
判斷:小兒苔膩多為胃腸功能紊亂所致。如進食過多的生冷、甜膩食品、暴飲暴食,發生消化不良,表現為厭食、口臭,偏秘或腹瀉。胃腸炎時,炎癥滲出物和微生物更易在舌上停留、繁殖,導致舌苔變成黃色。
飲食:選擇清淡的飲食,如粥、藕粉、蒸蛋、豆腐、菜湯、山藥等。
舌淡白嫩
提示:氣血兩虛,表明氣血不能上,就會從舌上表現出來。
判斷:臨床多為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營養性巨紅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舌質淡是指較正常舌色淺淡,甚至全無血色。若舌淡白胖嫩、濕潤,多為陽虛寒證,若舌淡苔薄白,多屬氣血兩虛。
飲食:飲食要粗細搭配,食譜逐漸增多,循序漸進。(專業支持:心事 聰明寶寶)
下一篇:嬰兒濕疹并非普通“皮膚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艾灸梁丘穴治嬰幼兒腹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