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前不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新開母乳喂養咨詢門診,由產科資深護理專家張慧副主任護師打理,每周二、周五下午門診。自3月首診以來,很受年輕媽媽歡迎。
現在大多媽媽只生一個孩子,對喂養孩子確實普遍缺乏經驗。上周二,我去聽診了一下午。來看看媽媽們問得最多的6個問題。
問題一:我怎么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
3號媽媽(掛號第3位),專程從義烏跑來看母乳喂養咨詢門診。
她一進門就說,“我感覺奶水不夠”。張主任輕輕擠了一下她乳房,奶水流出來好多。“你的乳房條件這么好,奶水也蠻多,為什么會感覺不夠?”
“寶寶吃幾口奶就睡覺,睡半個小時就醒了,經常這樣。月嫂說是奶水不夠,沒吃飽才這樣。每次給寶寶喂奶,也不知道他到底喝了多少,沒刻度顯示心里總是不放心。”這位媽媽說。
除了3號媽媽,那天下午來看門診的12位媽媽中,大部分都有這個困惑。有的媽媽特意把母乳擠到奶瓶里,看著寶寶把奶瓶里80毫升母乳喝下去才放心。
張主任說,母乳夠不夠有5點評判標準:
1.聽寶寶吸吮時有沒有吞咽的聲音;
2.喂奶時母親感覺乳房松下來;
3.每次喂奶后,寶寶能安靜一段時間,哪怕安靜一個小時;
4.寶寶每天有小便六七次,大便三四次,大便黃色糊狀;
5.體重有增長。
如果符合這幾個標準,媽媽們盡可放寬心。
問題二:寶寶哭了鬧了喂,還是定時喂?
張主任說,母乳喂養,就是按需哺乳,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什么是按需喂養,就是只要寶寶哭了、醒了,就給他們喂;或者媽媽奶漲的時候,也可以喂,哪怕當時寶寶還在睡覺。母乳吸得越頻繁,乳汁分泌越多。只有在母嬰不同室時,可以定時哺乳。
問題三:每次喂奶前要不要先擠掉些母乳?
5號媽媽和寶寶、外婆一起來咨詢。外婆說,天熱起來,奶水前面幾口是餿掉的,不衛生,要擠掉了才能給寶寶喝。
張主任說,頭幾口奶水含蛋白質、免疫物質等比較多,之后的奶水含大量脂肪,對小孩都是好的,沒必要擠掉,更沒有餿掉一說。
5號媽媽還擔心吃了豬肝,奶水會變少。張主任說,只要保持膳食平衡,不要挑食,奶水不會變少。
問題四:吐奶是因為姿勢不對嗎?
7號媽媽問:寶寶吐奶嚴重,有時喝完奶一個小時之后,還會吐奶,為什么?
張慧答:寶寶胃的賁門(近食管處)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吃下去的東西堆積在胃里,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喂奶姿勢不當、吃奶過多,或者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都會發生溢奶。
預防溢奶的方法為,喂奶后,將寶寶輕輕抱起,頭靠在媽媽肩上(注意側臉靠),從下往上輕輕拍寶寶背部,使胃內空氣得以排出。
問題五:寶寶吃了奶瓶后不愿再吃母乳怎么辦?
10號媽媽問:自從給寶寶加奶粉后,寶寶不愿意吃母乳了,吸三四口后不肯再吸了。
張主任說,寶寶吃了奶瓶后不愿再吃母乳的情況蠻多的。因為奶瓶吸起來更容易,而寶寶吸母乳比較費力,俗話說,要使出吃奶的力氣,但吸母乳很鍛煉寶寶頰部肌肉的發育。
張主任建議,一定要先讓寶寶吃空兩個乳房,再吃奶粉,否則會影響產乳。另外,還在母乳喂養時,吃奶粉最好不用奶瓶,用小勺或小杯子,避免寶寶產生乳頭錯覺,影響吃母乳。寶寶一旦產生乳頭錯覺,糾正回來很難,需要比較長時間的適應期。
如果嫌用小勺或小杯子喂起來麻煩,建議用“乳旁加奶器”。喂養時,將乳旁加奶器套在媽媽脖子上,然后將乳旁加奶器的細軟管和媽媽的乳頭一起,塞入寶寶嘴里。寶寶吸奶時,母乳和乳旁加奶器中的奶粉便一起流入寶寶口中。
問題六:寶寶不在身邊漲奶怎么辦
6號媽媽的寶寶因為是早產兒,還在醫院。她說漲奶的時候,每天用吸奶器擠一次奶。她很擔心,等寶寶出院后母乳會不夠吃。
張主任說,母嬰分離的情況下,要通過定時擠奶來保持泌乳,一天只擠一次肯定是不夠的,擠得越勤,今后泌乳會越充分。沒有吸奶器的情況下,也要手工擠奶。方法是:拇指在上,其余4指在下面托住乳房,握成一個C形,將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放在乳頭旁側約2厘米處,向胸壁方向以乳頭為中心擠壓,一側乳房擠奶3至5分鐘后換至另一側乳房,這樣兩側乳房來回循環擠奶至20分鐘左右,可每隔2—3小時擠奶1次。
另外,晚上乳汁分泌比白天至少多一倍,在不影響睡眠的情況下,最好晚上也適當地擠一下奶。
張主任提醒:對母乳喂養不太清楚的年輕媽媽,最好在孕37周的時候就去咨詢,她會手把手教大家,這比產后喂養出現問題再去咨詢,效果更好。 記者 李靜 通訊員 孫美燕
下一篇:寶寶是不是一哭就要吃奶?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喂奶方式影響孩子智商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