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出生后,一家人整天沉浸在歡樂中。大家都注視著寶寶,啊!寶寶睜眼了,爸爸激動地叫著寶寶的小名表示歡迎,寶寶架子卻好大,不理爸爸。媽媽也湊過來叫幾下,哎?寶寶神奇地把頭轉向媽媽了,媽媽興奮地說:“寶寶聽見了,寶寶聽見了!”寶寶真的能聽見嗎?
——答案是肯定的
正常新生兒一生下來就會有很好的聽力定向能力,尤其當寶寶聽到熟悉的聲音時,這種表現就更令人驚奇,原來這是寶寶胎內聽覺的延續。過去普遍認為胎內的寶寶是不會聽的,是“聾子”,經常處于“沉睡”狀態,而事實上,寶寶在胎內就會不時地憑借自己的聽覺器官和行為與外界環境保持聯系,甚至還能聽到成人聽不到的極低或極高頻率的聲音。
寶寶的聽力是怎么發展的?
寶寶從什么時候開始有聽力的呢?研究發現胎兒聽覺器官發育得相當早,在胎齡6周時就開始發育,而且耳從發育到成熟要經過四個時期。
●至懷孕2個月末,胎兒的外耳、中耳和內耳就已具雛形,形成基本的形態結構,但尚無聽覺功能;
●至4個月時對外界的聲音會有聽感覺;
●6個月起胎兒就能聽到聲音,并逐漸產生生理反應,如眨眼、打哈欠、頭部轉向等等;
●第7個月起聽覺器官通過神經與腦建立聯系,把潛移默化聽到的信息傳導到大腦儲存起來形成記憶,并以胎動、胎心率、腦電波和電流性皮膚反射四種方式進行表達。
正因為胎內聽覺器官的發育完善,所以生后當寶寶聽到在宮內已聽到過的熟悉聲音時,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并努力去尋找聲源,哭鬧的寶寶也會趨于安靜。
寶寶聽力有特點
1.喜歡聽媽媽的聲音
寶寶接受聲源時通常喜歡聽人說話,尤其喜歡聽自己媽媽的聲音,因為媽媽在無意中已對他說了10個月的話了,所以當媽媽在寶寶耳邊呼叫時,寶寶就會將頭轉向媽媽這邊,并專注地看著媽媽,覺得是那么的熟悉。研究發現,出生不到3天的新生寶寶就會表現出對母親聲音的偏愛,如果媽媽在照料寶寶的同時經常呼叫寶寶的名字或說說話,5~8天后大多數寶寶就能對媽媽的呼叫聲發生反應。
2.喜歡聽高調但不尖銳的聲音
新生寶寶還喜歡聽高調聲音,因此父母和寶寶談話時要提高聲調,而這種音調似乎是世界性的,沒有語種的區別。但寶寶一般不喜歡聽過強尖銳的聲音,當聽到這類噪音時,寶寶的頭會向相反方向轉去,以示遠離聲源或以哭吵拒絕干擾。
3.安靜覺醒狀態時,聽力最敏感
當然要使寶寶對聲音作出反應,還必須注意寶寶當時所處的狀態,寶寶對聲音的反應會隨意識狀態而改變,深睡時對聲音的反應可能不明顯或僅有呼吸節律的改變,淺睡時可有驚跳,瞌睡時可突然變得覺醒起來,在安靜覺醒狀態時,他可機敏地慢慢將頭和眼轉向聲源方向。
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聽覺環境
既然新生寶寶能聽,而且還有一定的智慧,那么父母就要把新生寶寶當成一個懂事的孩子來對待,同時又要注意這時懂事寶寶的聽感覺還很初級、原始和不協調,必須經過無數次豐富的聽覺學習,才能使大腦把多種信息綜合起來,因此要牢記,對新生寶寶來說,訓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樣才能為新生寶寶創造良好的聽覺環境呢?
首先,在生后頭幾個月里要學會抓住寶寶短暫的安靜覺醒狀態,這時可多給格格聲、語言聲、音樂聲的刺激,讓寶寶聽、找聲源。
其次,要把訓練融于護理、喂養和娛樂中,在喂奶時與寶寶作面對面的交流,采用兒語聲調、語調夸張、唱歌節律、短語音節、重復用詞的形式說話,只要寶寶醒著就可呼叫他的名字、表達愛意、給他唱歌、也可用一些發聲玩具逗引他聽和看、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音樂讓他聽。
再次,媽媽可變換站位呼叫寶寶,在寶寶熟悉了媽媽和媽媽的聲音后,改換爸爸或其他家人來做,努力營造一個豐富的早期聽覺刺激環境。即使父母很忙也要抽出時間與寶寶交談,讓寶寶熟悉家人的聲音,在尋找聲源的過程中,訓練寶寶轉動頭部的動作。
最后,為了達到最佳訓練效果,這樣的練習在新生寶寶開始時,一次大約10分鐘左右,如果發現寶寶疲勞煩躁時就應停止,避免過度的刺激。
特別提醒:
基于新生寶寶聽力的上述特點,所以先天性聽力障礙一般在新生兒期就可發現。一旦發現新生寶寶覺醒時對聲音無反應、反復多次實驗均引不出聽覺、或聽力篩查通不過,就應去醫院進一步檢查和診斷,以便及早采取聽力訓練或佩帶助聽器等進行干預,期望達到聾而不啞、智力發育正常的最好療效。(撰文/楊弘偉 主任醫師)
下一篇:8月28日 小姐姐來看玉米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黃疸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