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關婷教授表示,如果你的體檢報告上寫著宮頸糜爛,可能存在三種情況:一是正常生理現象,只是由于激素水平高導致的單純柱狀上皮外移,這種情況的“糜爛”是由于激素的改變的,不需要進行治療;第二種情況,可能是婦科炎癥的表現,此時還應該有比如白帶多、腰痛等癥狀,這時候需要進一步檢查;第三種情況是早期宮頸癌的表現,當患有早期的宮頸癌時,也會在宮頸發現糜爛樣的癥狀。
“如果私生活較亂,兩性生活后不注意衛生,房事過頻的女性都會有宮頸糜爛的問題。得了宮頸糜爛,很難治得好。”這是大多數的女性對“宮頸糜爛”的認識。在談到宮頸糜爛時,很多女性一聽到這個詞,就會如臨大敵,尤其是對于“重度宮頸糜爛”更是覺得猶如洪水猛獸一般,認為這就表明自己已經患上了嚴重的婦科疾病,此外,不少人都會對于患上宮頸糜爛的女性貼上一個特殊的標簽,覺得只要患了這個疾病,就是“不干凈的女人”。
到底宮頸糜爛真的如大多數人的想象一般如“洪水猛獸”嗎?宮頸糜爛到底是一種怎么樣的疾病呢?下面,39健康網就有請到了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婦科主任關婷教授為大家正解女性宮頸糜爛的各種傳言。
宮頸糜爛是生理變化并非疾病
談到女性對宮頸糜爛的懼怕,關婷教授談到,“宮頸糜爛聽起來很可怕,好似炎癥很嚴重,其實未必如此。宮頸糜爛并非真的糜爛,宮頸糜爛也不等于宮頸炎,‘糜爛’只要沒不適、沒惡變,就不必治療。”
宮頸糜爛是一種女性的生理現象,并非疾病的診斷,是對肉眼所見的宮頸外觀情況的描述,而所謂的糜爛卻未必就是真的糜爛,可能只是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導致宮頸鱗狀上皮脫落,柱狀上皮長到外面來了,此時看起來就好像糜爛了。
關婷教授表示,如果你的體檢報告上寫著宮頸糜爛,可能存在三種情況:一是正常生理現象,只是由于激素水平高導致的單純柱狀上皮外移,這種情況的“糜爛”是由于激素的改變的,不需要進行治療;第二種情況,可能是婦科炎癥的表現,此時還應該有比如白帶多、腰痛等癥狀,這時候需要進一步檢查;第三種情況是早期宮頸癌的表現,當患有早期的宮頸癌時,也會在宮頸發現糜爛樣的癥狀。
所以,宮頸糜爛這個說法不準確,不能作為診斷,在國外早已經取消了宮頸糜爛一詞。關婷教授強調,當體檢看到“宮頸糜爛”時別一味緊張,要弄清楚自己是哪種情況再談治療。
宮頸糜爛并非都要治,沒不適、惡變,不需治療
在婦科的診斷中,“宮頸糜爛”一詞以往用得非常普遍,但由于一些醫生和患者對“宮頸糜爛”缺乏更多認識,導致了宮頸糜爛的過度治療。關婷教授表示,有不少患者,在“宮頸糜爛”的診斷基礎上,到一些小醫院用大量的抗生素、過分進行手術冷凍、激光治療和宮頸錐形切除。在還沒有弄清楚是什么問題導致了“宮頸糜爛”就過度地治療,甚至是破壞性的治療對女性的身體傷害很大。
“出現宮頸糜爛的女性,如果沒有身體上的不適,沒影響正常的生活,也沒出現白帶異味等其他癥狀時,不需要特別的進行治療,如果不放心,可以做一個宮頸細胞學檢查,看看是否是因為癌變引起的糜爛,如果非癌變引起,就不需要特別擔心了。”關婷教授說,特別是對于未生育過的女性而言,進行過度治療之后,宮頸會變硬,將來懷孕生孩子的時候,宮頸可能不易擴張,造成宮頸性難產。
若發現白帶有異味需進一步確診
同時,關婷教授提醒:“雖然我們不用擔心宮頸糜爛這種生理現象,但也不能對自身的健康掉以輕心。”專家建議女性應每年至少做一次身體健康檢查,以確保宮頸、子宮健康,若發現有白帶異常、出血、不清潔的狀況要及時向醫生咨詢。
當女性在發現有“宮頸糜爛”表現,且有白帶增多或膿性或有異味,以及腰酸,尤其是腰骶部的隱隱作痛,甚至性生活也會疼痛,就可能是宮頸炎的表現,要及時進行治療。
下一篇:產后胡亂按摩可導致乳腺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乳腺增生的三大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